10月1日,河北省南和县贾宋镇宁营村农民展示已成熟的富硒谷子。
近年来,
300台缝纫设备、100万元专项资金,2017年五粮液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12个村启动建设“扶贫车间”,同年10月,已有5个“扶贫车间”正式投入运营,这一举措解决就业500余人、每人每月增收2000元以上。
“近年来,兴文县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这得益于产业扶贫、文化扶志等。”兴文县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说。作为中国扶贫任务最重的6个省份之一,四川任重道远。
脱贫攻坚,企业责无旁贷。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宜宾五粮液集团已探索出一条结合贫困地区实际、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造血式”精准扶贫新路。
截至目前,宜宾市翠屏区、兴文县、长宁县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已启动,辐射25个乡镇、8大片区,建立五粮液酿酒专用红粱生态保护基地合计24000亩。 按照“核心示范”“订单农业”“战略合作”三种模式,已经升级建成专用粮食基地60余万亩,力争5年内达100万亩。
“届时,川南的订单农业模式将会发展到新的高度。通过茶酒融合为代表的多产业融合发展,五粮液也能夯实原粮基础,加速向千亿规模冲刺。”五粮液集团相关负责人这样介绍。
2018年9月,在理塘县上马岩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揭牌仪式上,当地村民通过藏香菇、木耳农特产品销售,实现分红82万。这是五粮液公司以上马岩集体资产公司入股村合作社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的优势,让资金变股金,使村集体经济收益最大化的有力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五粮液还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积极支持藏区“控辍保学”,以资助贫困大学生和实物捐赠1300余套高质量课桌椅、钢架床及床上用品等形式,推动理塘县教育扶贫工作。
2019年1月, 来自四川苗族聚居县兴文的生态农产品、来自“世界高城”理塘县的高原山珍以及来自中国彝族民歌之乡雷波县的特色果蔬等上百种农特产品摆上五粮液多功能厅展台。为期3天的专场展销会,五粮液全体干部员工以消费扶贫的模式,购买贫困地区农特产品164万余元。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扶贫车间建设、富硒水稻开发、定向招聘就业岗位、开发“兴文石海酒”、住房安居改造……五粮液公司在探索“造血式”精准扶贫的路上不断探索。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表示,“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五粮液长期以来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也在不断创新扶贫模式。”
河北省南和县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绿色无公害谷子,并聘请农业专家指导农民运用富硒农业技术生产富硒谷子,促进农民增收。据介绍,今年该县富硒谷子收获面积达1万多亩,种植户每亩比传统谷子增收1000多元。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一份红头文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是一份...
中央政法委近日出台了关于处理上访人员的要...
2019年12月20日14点,大院社区党...
仙寓,因仙寓山得名。仙寓山被誉为神仙居住...
徐州新沂农贸市场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化旅...
本网讯 (通讯员 王文艺 李春辉)近年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富硒产业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富硒产业法治网 fxcyfz.org.cn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