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长吗?
历史长河中的惊鸿一瞥;
15年,短吗?
五千四百七十余回月升日落。
你可曾思量,如果给你15年,你会用来做什么?
赣鄱大地上的一支地质铁军,用15年的时间绘制了一张地图。
这张地图,是《江西省富硒土壤资源分布图》;
这支队伍,是地调院土地生态规划所;
这个逾越十五年的故事,已成为革命老区2000万农民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
踏遍千山不言悔
1999年,为攻破“绿色壁垒”,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地质环境地球化学调查。2003年7月8日,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寿嘉华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危朝安在南昌共同签署了《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合作协议书。地调院土地生态规划所承接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伫立在赣江之畔,凝视脚下16.69万平方公里省域,这支地质铁军许下“为国探明家底”的铿锵誓言,从此踏上征程……
他们将最美好的年华抛洒在弯曲的乡间小路上,将忠诚镌刻在农田的沟沟坎坎中。2009年,由400多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的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进行的农业地质调查历时五年完美收官,经国内相关专业权威专家审查,认为该项目成果是一项具有重大地域特色的原创性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江西打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供翔实、宝贵的第一手科研资料。除此之外,该院完成的《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荣获国土资源部2012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地质资源环境调查评价及成果应用示范》荣获江西省2012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十五年,他们远离亲人、餐风露宿,实地考察了全省77个县,采集土壤样品157000件,先后完成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截至目前,江西省已完成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123130.82平方千米,占省国土总面积的73.76%,其中115480.82平方千米由省地调院完成。工作区已覆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信江盆地、吉泰盆地、赣州市全境、萍乡市全境、新余市全境以及宜春市部分地区,累计发现该省富硒土壤资源分布面积25888.94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15.51%,潜在富硒土壤面积32879.09平方千米,这为我省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为我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动力!
造福百姓“硒”有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江西省富硒土壤资源分布图》终于绘制完成,它精确的反映了我省硒元素的分布情况,为全省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数据。笔者有幸得见这张地图,当它徐徐展开,形状极似中华第一玉龙“C形龙”,远远望去如同一枚绿意深沉的传世玉珏镶嵌在红土地上,与这支队伍共同护佑一方百姓……
在这张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省已发现富硒土壤、潜在富硒土壤资源分布情况,为江西省富硒土壤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基础;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江西省土壤环境总体优良,其中优先保护区(安全区)面积100500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1.64%,安全利用区(风险区)20700平方千米,占16.81%,严格控制区(污染区)1927平方千米,占1.55%;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以氮、磷、钾为评价指标。江西省土壤养分等级以中等为主,其中丰富土壤(一等)面积407.45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0.33%,较丰富土壤(二等)17377.98平方千米,占14.11%,中等土壤(三等)面积76624.81平方千米,占62.23%,较缺乏土壤(四等)28186.57平方千米,占22.89%,缺乏土壤(五等)土壤534.17平方千米,占0.44%。1:5万成果则提出了我省部分县市区富硒土土资源区、重点污染区、绿色土地发展分布状况与成果应用建议。
“硒”落乾坤满地金
手捧这份珍贵的赣鄱“硒”地图,“如何让‘硒’落地?如何把富硒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成为摆在该院面前的一项重大难题。经省地矿局、省地调院历届党委鼎力支持、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成功完成农业地质成果转化,为探索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助力。各地市纷纷选择立足富硒土壤资源,坚持“富硒富民”,通过开发富硒产品,发展富硒产业,打造富硒品牌,引导农民在“硒”望的田野上走出致富路,并先后交出精彩的答卷。
整整十五年,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这支队伍克服万难去做这件事?他们的初心又是什么?笔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该项目组的地质队员们,他们并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是分享了几个片段:
“你知道吗?在丰城市有一条为开发富硒农产品而修的专用公路,政府还没来得及命名,已被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富硒路’。在‘富硒路’路口,丰城市委市政府树立的一块巨大的宣传牌,正面‘全力打造中国生态硒谷’的口号,表明了丰城发展富硒产业的目标;背面‘发展富硒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标语,则展示了丰城富硒产业发展的目的,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曾经有人拿着报纸上一篇标题为《横跨8000公里只为寻找富硒土壤里长出的那一粒黑芝麻——红五星纯黑芝麻油背后的故事》的文章问我,‘进贤县那片富硒和足硒的土壤是你们找着的吗?’我能够很骄傲的告诉他‘是!’”
“奉新县猕猴桃立地环境评价项目的结果为该县做大做强猕猴桃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土壤和果实样品的分析,认为在海拔100米以下的红壤非常适合金魁猕猴桃的生长发育。再根据高品质猕猴桃种植区的土壤数据,发现在该县赤岸镇南部浣溪至沿里、会埠镇车坪至罗市镇泽上,赤田镇计溪至礼山村之间也是种植猕猴桃的理想地区。该县的猕猴桃种植规模由2万—3万亩扩大到10万亩。我们在意评审结果的优秀,更在意老百姓对我们竖起的大拇哥!因为作为一个农家子,我太明白这对于农民意味着什么!”
“脸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水摔八瓣。”土地是老百姓年年岁岁的期盼,世世代代的守望。这项源头性的系统调查将帮助人们认清土地的“基因”,为江西,这个农业大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提供大量基础信息。作为一支专门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该院积极落实中央和国土资源部扶贫工作部署,按照原部长姜大明提出的“用非常之策落实非常之举,全力助推脱贫工作”要求,举全院之力打通地质工作支撑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2016-2018年全面启动赣南苏区赣县清溪、于都梓山、宁都长胜—瑞金谢坊—寻乌澄江、寻乌南桥—龙廷、全南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2190平方千米。
据悉,我国著名土壤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赵其国在编纂《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首次提出“功能农业”这一概念,相信这将成为省地调院转型升级的一条新路径,我们也深信这支赣鄱大地上的地质铁军将不负使命,在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地勘事业的新征程上,续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崭新篇章!
地调院农业地质工作成效回眸:
【宜春】宜春已探明富硒土壤面积780万亩,是与恩施、安康齐名的全国三大著名富硒地。全市充分利用富硒土壤和富硒温泉的优势,已成功打造丰樟高、明月山两个发展带,并成功培育了一批富硒龙头企业,从事富硒经营主体7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国家级示范社2家。宜春富硒产业已经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推动宜春市富硒产业发展,全面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富硒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18年7月启动了编制《宜春市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2019年2月25日该规划顺利地通过了专家的评审。宜春市于2011年9月9日举办了“富硒经济”高峰论坛会议。在招商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合同金额达103.4亿元,投资项目涉及富硒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富硒农产品生产、富硒食品开发和富硒旅游项目建设等。2018年12月3日中国宜春富硒农业发展论坛暨宜春大米品牌创建启动活动成功举行。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丰城市建立了成果应用示范基地,与丰城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同打造的“中国生态硒谷”。截止2016年底,实现总产值65亿元,解决农民就业26000人,带动农民增收超6.7亿元。已建成50km2的核心示范区,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7家、产学研推机构1家,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预期总投资100亿元,经营主体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丰城“中国生态硒谷”已获得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等荣誉命名。该成果应用示范基地,已成为社会各企业、全国各省(区、市)慕名前来考察取经、洽谈投资创业的典型范例。
【赣州】截止2017年5月底,赣南苏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圈定富硒土地572万亩,绿色无污染土地5320万亩,支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35个,圈定2250万亩宜果、宜烟、宜茶产业发展区域。完成特色农业种植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35万亩,调整富硒农产品种植40万亩,有效服务土地利用规划和特色农产品种植,提升富硒农产品价值,增收8亿元,40万贫困群众受益。在赣县清溪地区吉埠乡、南塘乡、田村乡等地,圈定富硒土地12.8万亩。赣县人民政府采用“基地+农户”的帮扶机制,建立了富硒大米、瓜果、脐橙、油茶、甜叶菊等农业产业群。目前,清溪地区已成为以富硒产品为龙头的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规划面积34万亩,已投入园区建设经费7亿元,惠及22.6万人。当地政府建设的都口富硒蔬菜种植基地,目前拥有钢架大棚1168个,面积325亩,已吸纳社员168人参与。常年可安排劳动力60人,季节性劳动力120人,年生产各类蔬菜3000吨。崇义—大余、信丰—龙南—全南、安远等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借鉴赣县清溪模式,建立了特色农产品产业群,推进了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品牌升级,10万贫困人口在土地流转、劳务工资、技能培训中获得收益。2017年6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上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以报告、图件、基地档案等形式移交给赣州市人民政府。
【萍乡】2018年9月1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向萍乡市人民政府移交了“萍乡市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调查结果显示萍乡市土地质量总体环境良好;营业有益元素(指标)氮、有机质、硼、钼、锌养分等级以丰富为主;全市土壤硒元素含量大于0.4mg/kg土壤面积高达3478.61平方千米,其中满足无公害富硒土地面积为2708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70.83%。市委常委、副市长冯文利要求,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土地质量调查和成果运用对我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在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基础上,精选区域,整合资金,统筹安排,重新定位,尽快启动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精细化调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好萍乡的富硒产业。
【南昌】江西省进贤县2017年3月17日举行农业项目落户集中签约仪式,6个项目集中签约,其中项目投资协议4个,战略合作协议2个,总投资额达51亿元。据悉,此次签约的6个农业项目均为富硒产业项目。签订项目投资协议的为生态硒谷?进贤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开发项目、万亩猕猴桃产业园项目、特色药材业(油牡丹)规模种植及现代高效农业开发项目、富硒蛋鸡规模化养殖项目,总投资额达29亿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为富硒特色小镇建设项目、马咀湖中药材(芡实)生态种植和特色观光旅游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达22亿元。
签署“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协议书
进行富硒资源调查
把青春写在大地上
丰城“富硒路”
一份红头文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是一份...
中央政法委近日出台了关于处理上访人员的要...
2019年12月20日14点,大院社区党...
仙寓,因仙寓山得名。仙寓山被誉为神仙居住...
徐州新沂农贸市场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化旅...
本网讯 (通讯员 王文艺 李春辉)近年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富硒产业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富硒产业法治网 fxcyfz.org.cn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